相信玩过支付宝的朋友都知道支付宝里面有一个蚂蚁森林,蚂蚁森林通过用户每天走路来获取能量,当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户就可以在支付宝上进行虚拟种树,而我国的沙漠地区就会真实的为用户种下一棵树。用户每天的能量还能用于捐献,可以说是既做到身体锻炼,也做到了公益扶贫,还可以为土地沙漠化贡献一份力量,真可谓是一举多得,我们把支付宝的这种行为叫做“种树”。
近日,以自媒体内容输出为主的今日头条又开始了一项活动,这项活动被称为“插秧”,可以说短时间也是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那么今日头条的“插秧”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现在蜂部落就带您一起看看。
其实不管是支付宝的“种树”还是今日头条的“插秧”,这两者间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有公益性,有扶贫性,更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性质。
那么究竟什么是今日头条的“插秧”呢?此事还得从哈日道卜说起,2009年,哈日道卜嘎查党支部书记白金泉当选嘎查达,牵头建立了科右中旗金农专业合作社。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吸纳村民,通过种植花生构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2015年实行“旱改水”利用充足的地下水源开始种植水稻,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把沙地有机大米做成品牌推广到市场中。目前哈日道卜嘎查水稻种植面积有8000余亩,生产总量达到500万斤。水稻的收益是种植花生的3倍多。
其实要说“插秧”的话,像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必然是不会去插普通秧苗的,因为这种水稻,不是生长在咱们南方地区,而是生长在沙漠里面,俗称“沙稻”。沙漠水稻是在沙子下方25~80厘米深处摊放防渗层,在沙子的上方依次摊放泥土、基肥,在所述防渗层的上方设置高于基肥的堤边,由防渗层与堤边形成蓄水沙田,在蓄水沙田中蓄水,将水稻种植在该蓄水沙田中,既可防沙治沙,又可增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让农牧民实现了从过去单纯‘防治治沙’到如今‘治沙致富’的发展方式转变。
光是这种说法这样的稻米就已经超乎了很多人的现象,毕竟这是颠覆性的一种种植方式,主要是这种水稻经历了年平均气温7.2℃,最高气温39.9℃,10℃以上年积温为3322.2℃。年日照时数在2900小时——3102小时之间,充足的地下水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灌溉大米。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和高积温使得哈日道卜大米的长链淀粉的含量高于一般大米,可谓是让人吃了安心健康,口感香甜粘性十足。
那么为什么今日头条要加入这个“插秧”的队伍中呢?目前沙稻主要由当地的贫困户参与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改善了生态环境、起到了防沙固沙的作用,可以说是营造了一个个的沙漠绿洲。
这样也就算了,主要是这种大米不同于其他大米,而是经过了多次抛光,完全不用二次加工,光泽度高,白净,颜色鲜明,经过有机认证,十足的绿色健康大米,一年只产一季。最为重要的是这种在秋分的时候开始收割,现在购买就是今年的新米,那个味道自然是没得说的。
虽然这种大米很好,同样面临着问题。我们都知道,农民是不会推广宣传的,研究人员更是不懂,所以这里虽然有着大量的绿色健康大米,销售却成了问题。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这不都是大平台最喜欢干的事情吗?就这样,今日头条出现了,为了能够让当地的老百姓们更快的脱贫致富,也为了能够让地球上多一片绿色,今日头条扶贫板块的“插秧”活动开始了。
现在,沙稻已经收获,那里的贫困牧民们正等待着您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现在,拿出您每天大半夜了还要拿着手机原地踏步凑足10000步的精神;拿出你每天为了多收10克能力5点就起床大拇指按在手机上噼里啪啦点击的精神,争分夺秒,赶紧下单,你获得的不是能量,不是步数,而是香喷喷的来自于沙漠中的有机大米,更是为守候在沙漠边缘的贫困牧民朋友们奉献了一份爱心,你的下单,就是扶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