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篇文章来得比较晚了,这几天得知小米正式进军智能汽车行业的消息,有许多想说的但不知从何说起,雷军作为我个人最为佩服的企业家,可讲的故事太多太多,而小米造车也可能是小米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其中牵扯的内容也太多太多,造就了这件事情讨论度空前之大。一篇太过冗长的文章或许大家没太多耐心阅读,所以我将通过:是能否造出车;是否能量产出好车;是否能将价格打下来,量产出价格低廉的好车,这“造车三步”与大家聊聊,小米造车的未来十年。
无论是车企,还是手机企业,无论是电商还是软件,每一个行业都在考虑年轻人们到底需要什么,年轻人们到底喜欢什么,而B站作为目前中长视频领域的领头羊,我想B站的网友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群体。他们需要的当然不是干翻特斯拉,而是能不那么辛苦便可以获得的高品质生活,而这便是小米一直擅长的领域——通俗得说,年轻人们需要高品质的好车,更重要的是期望小米把价格打下来。而这显然是消费者们对小米造车的终极要求,小米能否完成呢?
1080亿的现金说多不说,说少也绝对不少,毕竟即便是国产造车新势力的顶流——蔚来,启动之初在一级市场也只募集了145亿人民币,2018年9月份蔚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募集的资金十多个亿,截至2020年底,蔚来股价飞涨,其账面资金也不过400多亿。
当然,除了账面资金充足,小米也拥有着持续造血能力。现阶段无论是小米的手机业务还是其IoT(物联网)业务发展势头都还不错。据财报显示,小米集团2020年营收2458亿,税后净利润203亿,在华为解决芯片封锁困境之前,小米并不用太担心手机业务对资金的压力,反而会源源不断带来现金流。
发布会上雷军坦言道: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普通人来说可能不太懂,但对天使投资人,特别是中国的投资人来说,一位屡战屡胜的连续创业者是多么稀有。
多次创业者,特别是多次成功的创业者在困境面前的心态和初创的企业家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在逆境中爆发的能力和人脉所带来的帮助也截然不同,我相信B站网友所代表的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看好雷军,除了小米品牌和雷军的个人魅力之外(毕竟B站歌王),对雷军的信任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纵观雷军的履历,带领金山艰难上市,卓越网卖入亚马逊、小米公司成立,小米手机业务达到世界第三……在小米自传《一往无前》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厂商在手机业务销量下滑之后还能振作起来,而雷军带领的小米做到了。一路走来,这位创业的长胜将军所遇到的困境之多以及突破之多可以说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个有经验当然不是指的造车经验。上升到更高的维度,我们其实可以发现手机行业与汽车行业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我们发现小米在手机和IoT设备的软硬件层面都有着成功的经验。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简化了对机械结构和内燃机的依赖之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大号的IoT设备。
硬件方面,除去复杂的手机行业,大到空调冰箱小到接线板,小米总是能用入门的价格做出不错的性能,附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设计,许多产品虽不是行业第一,但如此多的细分种类却都能做到行业前列,十多种产品做到行业第一,这其中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功不可没,没错,对硬件的把控能力可是小米的拿手好戏——不要忘记了最初的那台MI 1。
而软件和数据层面,率先提出AIoT(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的小米在IoT领域站稳脚跟,规模及增长曲线都十分喜人。拥有着数以亿记的IoT联网设备,其中所获得的大数据也将会成为小米造车的产品优势。正如雷军在发布会上说道的,造车的其中一个理由便是,未来万物互联,汽车也是物联网的一环。小米作为这一领域的强势玩家,创造并收集了详细的海量数据,软件层面上会比现有的所有国内玩家都有优势——想象一下,能与你的手机、房子、音响空调洗衣机扫地机器人等等深层融合的交通工具,从生态圈上你就没有别的选择。
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此举意味着小米对造车这件事儿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正因如此我认为雷军或者小米对造车这件事儿看得十分清醒。
事实上无论哪个行业创业,我们都需要审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理想很美好:工信部官网2019年12月3日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商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也就是销量预计达到500-600万辆左右),“通过技术赋能、能源革命推动中国本土造车业的‘弯道超车’”,都意味着这一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将在3-5年内飞速启航。
但资本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的背后带来和当初共享经济类似的诸多现实问题。虽然地产、手机、空调、互联网等跨行业巨头的参与,可以给传统汽车厂商带来“变革”般的冲击,且互联网+、万物智联、OTA升级等概念对传统造车行业也确实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其中某些企业“造车圈地”、“PPT造车”、“烧钱打法”也着实令人反感。最直接的问题,便是车企因为追求“快”,而对汽车可靠性视而不见。
即使这个行业已经经历过大浪淘沙的第一波浪潮,但“自燃”、“断轴”、“续航里程虚标”、甚至“刹车失灵”等消费者严重反感的问题依旧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前段时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召回计划中,保有量占比不高的新能源汽车召回车辆数量达到总召回车辆数量的75%,在可靠性,尤其是影响安全的问题方面,新能源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说明,虽然资本的介入让大量玩家有了上赛道的入场券,但并不意味着传统汽车企业的“百年积淀”能简单靠资本来突破。资本有着强大的推力,但是也有着逐利的本性——共享经济就是一个刚过去不久的典型例子,一哄而上,再一哄而散,资源错配,内卷严重,而小米全资造车则很好地规避了这种可能性。
汽车行业,一台好车并不难,当初有多少PPT新造车企业,一台手工拼装的“超跑”就能开个发布会宣布造车,难的是量产,难的是量产背后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技术、交货期、定制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考验。
在我看来,能否找到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是小米汽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虽然手机行业的消费行为和产业结构都与汽车行业相像,但汽车制造作为重资产行业,其产业价值链环节多、供求关系复杂,如果有销量基础,可以如同特斯拉般自建场地,但对没有生产资质的小米来说,最好的选择还是就如同蔚来选择江淮、吉利与百度,上汽智己等模式,小米也需要一位靠谱的合作伙伴将量产车落地。
坏消息是,目前汽车行业大多数都是自建工厂,行业内也并没有手机界的富士康这个级别的代工厂,对小米来说和谁合作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初步一想其实小米的选择还挺多的,传统汽车品牌中的吉利、长城、东风?亦或者是有麦格纳的北汽蓝谷、正在建新工厂的小鹏......合作的基础是互惠,小米有着自己的优势,那么当然也会有看重小米优势的传统车企希望参与。
针对造车第二步量产的问题我还是抱乐观态度的,更重要的是雷军在造车大军中属于家底深厚的那种——就在几天前,雷军先与王传福会面,再与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大佬聚会,一度引发轰动。人脉、资源、能力、勤奋.....不得不说这位小米造车的领头人的确能给予人莫大的信心。
这一步其实是最难的,也是困扰目前所有新造车势力们的难点——怎么样用最省钱的方式造出用户满意的车,省钱才有定价的底气。
要知道,自打奔驰发明汽车至今已经一百三十多年,现代工业体系基本达到一种十分平衡的状态,主机厂巨头+上下游产业链规模超过百万亿,并不是那么容易颠覆的,除了有形的支出如:代工厂、供应商、经销商、用户等,无形的支出也是大头,研发、生产、制造、营销、财务。对小米来说,它需要将自己的品控、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汽车行业的门槛的同时,成本控制也尤为重要。
这里不得不提到小米的竞争对手了,即使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米造车面对的对手将会是空前的强大。无论是市值一骑绝尘的特斯拉,亦或者是布局十年的比亚迪,还是善用互联网打法的蔚来、小鹏,再加上身后手握大量专利,研发实力深厚的百度、华为。每一个对手都在竭尽全力地构建自己的防御壁垒,每一个对手都有着更为雄厚的资金。在这里尤其对特斯拉和比亚迪进行说明。
特斯拉、比亚迪两家是典型的技术型公司,对于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例如三电系统、电池技术、IGBT等都有着强大的自研能力和自我供应能力,而特斯拉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成功,属于标准的新技术型商业颠覆路径:看不见、看不上、看不懂、追不上——当传统豪强们意识到威胁的时候,只能勉强追赶,想要超车困难重重。
事实上特斯拉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产品理念之外,便是其降价的底气,即使Model 3降价这么多次,特斯拉的产品毛利润依然是目前汽车行业的第一,这便是技术领先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
同样的,比亚迪也有着自己强大的核心技术,无论是IGBT还是刀片电池,不得不承认的是比亚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壁垒。更可怕的,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他们对于成本的把控都是一流的——他们未来的主战场很可能是20万这个区间,而不是BBA或者蔚来所处的40万这个价格区间。
按照小米手机对品牌的定位和理念,小米造车很可能也是集中于10-30万这个价格区间,与这两大巨头硬碰硬。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还没达到手机产业链高度整合的状态之下,小米如何补上自己技术积累的短板以及如何提升对供应链的话语权,将会是他们未来面临的严峻考验。
按照以上逻辑分析,第一步是否能造出车,我对小米很有信心;第二步是能否量产出好车,我们有理由相信小米也能克服个中困难,达到这一步;但第三步能否造出价格低廉的好车,现在说还真是为时尚早了,这其中小米造车的技术发展尤为重要。
但无论无何,我们都应该佩服雷军的勇气不是么?“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正如小米公司创办之初时,小米“八大金刚”所放出的豪言:”要做最好的手机,卖一半的价钱,推动智能手机在全球普及!”
十一年后,雷军依然没有失去放手一搏的勇气,至于这是小米汽车的时代,还是时代下的小米汽车,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