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关注的这个话题,关于“免费开放”。春节期间,全国有一批省级博物馆、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由此引发热议。法制日报以福建博物馆为例,说明免费开放出现的问题:免费开放造成展品大量受伤,八万观众挤出连串问题。
对此,文章有些观点说得很中肯:“拥挤”印证对免费开放之渴望。它见证的不是免费开放的弊端,恰恰是实行免费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博物馆免费开放不是要不要开放,而是怎么开放,怎么做好管理与服务的问题。
免费开放考验管理者水平与智慧。在经历短暂的不适之后,先行免费开放的各博物馆应变各有各的招,比如湖北的团体票预约制度,南京博物馆对参观量的随时监控,天津设立公益票站,方便群众就近领票。
工人日报的侧重点在于,部分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免费”让国家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创出历史新高;深圳图书馆春节期间接待读者18万人次;浙江图书馆“免费”的当天办证数量是平时的6倍。
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甘琳的看法是,免费只是第一步,目前看只是提升了“人气”。如果一个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不能满足读者需求,使用起来不方便,服务态度恶劣,借书如大海捞针的话,再怎么免费也是无用的。
除了服务的提升,还有什么难题需要解决呢?人民日报列举了福建长乐模式,认为它的“三三制”模式可以成为支撑免费开放的借鉴样本。所谓三三制即三分之一靠政府投入,三分之一是企业家捐助,另外三分之一靠场馆自身商业运作,以馆养成馆。这样的模式,使得拥有40多座文化展馆、人口约70万的长乐市,已在多年前全面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不仅仅是免掉门票,更意味着一种管理思路的转换。场馆与观众之间需要磨合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