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主演的《叶问4》自去年12月20日在全国上映以来,目前票房接近9亿元。与此同时,12月23日起在某视频平台上播出的网络电影《宗师叶问》尽管口碑不佳,评分只有4.7分,但已有4.5万网友打分,名列该平台电影热榜第6名。这波明显蹭热点的操作,看来又吸引了很多网友买单。
这几年来,从《道士出山》《我是潘金莲》《潘金莲就是我》《巷囧》《超囧》,到《美人鱼2016》《再见美人鱼》《烈日读心》《宗师叶问》,网络电影蹭同期热门大银幕电影和热门IP的做法屡见不鲜,不少都赚得盆满钵满。与逐渐精品化的网剧相比,网络电影这种像寄生虫一样的制作和宣发模式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山寨行为,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去年12月20日,甄子丹主演的《叶问4:完结篇》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作为《叶问》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该片备受广大影迷关注,截至1月4日,取得了8.95亿元的不错票房成绩,成为去年贺岁档市场表现最好的电影之一。
在《叶问4》上映后仅三天,一部名为《宗师叶问》的网络电影在优酷上独播,但只有VIP会员能够观看。该片由李立铭执导,杜宇航等主演,虽然主创阵容远不及《叶问4》,口碑也不好,但是蹭着前者的热度,冲上了优酷电影热榜第6名,截至1月4日已有4.5万人参与评分,打出了4.7分的低分。
有豆瓣网友吐槽该片“逻辑混乱,故事扯淡,人物尴尬,尤其是最后那个设定,尴尬到癌了有没”,还有网友质疑该片““女主的角色是抄人家《一代宗师》宫二。也难怪,这片名就抄人家《一代宗师》,再碰瓷《叶问》”。
《宗师叶问》这种蹭同期热门大银幕电影的做法,自从2014年国内网络电影兴起以来屡见不鲜。其中有不少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
2015年4月,陈凯歌执导的古装大片《道士下山》上映前三个月,85后导演张涛执导的网络电影《道士出山》上线播出。影片原名《茅山怪谈》,但为了蹭陈凯歌《道士下山》的热点,在投资方建议下,片名改为《道士出山》,结果以28万元的成本,赢得了2400万元收入。
这些年来,蹭热点的网络电影不计其数:2016年11月,冯小刚执导的《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前后,《我是潘金莲》《潘金莲就是我》《你是潘金莲》《谁杀了潘金莲》等多部网络电影扎堆上线,片名搞得网友都分不清楚;徐峥的《泰囧》《港囧》大卖,《巷囧》《超囧》《澳囧》等网络电影纷纷被炮制出来鱼目混珠;2016年春节,周星驰的《美人鱼》豪取33.93亿元,《美人鱼2016》《再见美人鱼》等网络电影迅速上线播出;曹保平导演的《烈日灼心》口碑票房俱佳,就有《烈日读心》这样的网络电影来见缝插针、混淆视听。
这些蹭热点的网络电影多数粗制滥造,完全以赚钱为目的,像寄生虫一样榨取热门电影和IP的价值,忽悠网友观看。
不过,蹭热点并非国产网络电影专利,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国外也有类似现象,比如在美国,就有一家名叫The Asylum的电影公司,专门拍蹭热点、山寨好莱坞大片的烂片,极少赔钱,日子过得不错。
2013年7月,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出品的《环太平洋》大卖,The Asylum趁热推出《环大西洋》,从海报到内容都山寨前者。2018年3月,《环太平洋2》上映之前,The Asylum抢先拍的《环大西洋2》也以DVD形式抢占市场,尽管IMBD评分低至1.7分,也不妨碍它鱼目混珠、滥竽充数。
The Asylum拍的山寨电影不胜枚举,还有《挨饿游戏》《金银岛海盗》《史前一亿年》等多部蹭热点烂片,其操作套路和不少国产网络电影如出一辙。
网剧和网络电影都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相比之下,国产网剧也曾经历过野蛮式粗放发展,前些年,不少粗制滥造的网剧曾让很多网友大倒胃口。
但这两三年以来,国产网剧逐渐向精品化发展,《白夜追凶》《无证之罪》《老九门》《怒晴湘西》《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等优秀网剧的热播,表明国产网剧在制作水准上已经不逊于乃至超过了电视剧。
去年底,白玉兰奖首次将网剧纳入评选,此前,国内的金鹰奖、华鼎奖和国外的艾美奖等奖项早已接纳了网剧,充分证明网剧已经得到业内各大奖项的认可。
相比之下,很多国产网络电影却依然不思进取,靠蹭同期热门大银幕电影和热门IP的模式来赚快钱。这种做法极大地破坏了网络电影的口碑和生态,如果再不予以整治,国产网络电影将永远上不了台面。国产网络电影当自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